校警说:这个是学校的规定,总之你别发动这车,其他的我就不管了。 如果在内地,这个问题的回答会超过一千字,那些连自己的车的驱动方式都不知道的记者编辑肯定会分车的驱动方式和油门深浅的控制和车身重量转(zhuǎn )移等等回答(dá )到自(zì )己都忘(wàng )记了(le )问题是什么(me )。 内地的汽(qì )车杂志没有办法看,因为实在是太超前了,试车报告都是从国外的杂志上面抄的,而且摘录人员有超跑情结和概念车情结,动辄都是些国内二十年见不到身影的车,新浪的BBS上曾经热烈讨论捷达富康和桑塔纳到底哪个好讨论了三年,讨论的结果(guǒ )是各有各的(de )特点(diǎn )。车厂也不(bú )重视中国人(rén )的性命,连后座安全带和后座头枕的成本都要省下来,而国人又在下面瞎搞,普遍有真皮座椅情结,夏利也要四个座椅包上夏暖冬凉的真皮以凸现豪华气息,而车一到六十码除了空调出风口不出风以外全车到处漏风。今天在朋友店(diàn )里还看见一(yī )个奥拓,居(jū )然开(kāi )了两个天窗(chuāng ),还不如敞(chǎng )篷算了,几天前在报纸上还看见夸奖这车的,说四万买的车花了八万块钱改装,结果车轮子还没有我一个刹车卡钳大。一辆车花两倍于车价的钱去改装应该是属于可以下场比赛级别了,但这样的车给我转几个弯我都担心车架会散了(le )。 第一次真(zhēn )正去远一点(diǎn )的地(dì )方是一个人(rén )去北京,那(nà )时候坐上火车真是感触不已,真有点少女怀春的样子,看窗外景物慢慢移动,然后只身去往一个陌生的地方,连下了火车去什么地方都不知道。以后陆陆续续坐了几次火车,发现坐火车的诸多坏处,比如我睡觉的时候最不喜欢有人(rén )打呼噜,还(hái )有大站小站(zhàn )都要(yào )停,恨不得(dé )看见路边插(chā )了个杆子都(dōu )要停一停,虽然坐火车有很多所谓的情趣,但是我想所有声称自己喜欢坐火车旅行的人八成是因为买不起飞机票,就如同所有声称车只是一个代步工具只要能挪动就可以不必追求豪华舒适品牌之类的人只是没钱买好车一样,不信送(sòng )他一个奔驰(chí )宝马(mǎ )沃尔沃看他(tā )要不要。 半(bàn )个小时以后(hòu )我觉得这车如果论废铁的价钱卖也能够我一个月伙食费,于是万般后悔地想去捡回来,等我到了后发现车已经不见踪影。三天以后还真有个家伙骑着这车到处乱窜,我冒死拦下那车以后说:你把车给我。 我有一次做什么节目的时候(hòu ),别人请来(lái )了一(yī )堆学有成果(guǒ )的专家,他(tā )们知道我退(tuì )学以后痛心疾首地告诉我:韩寒,你不能停止学习啊,这样会毁了你啊。过高的文凭其实已经毁了他们,而学历越高的人往往思维越僵。因为谁告诉他们我已经停止学习了?我只是不在学校学习而已。我在外面学习得挺好的,每天(tiān )不知不觉就(jiù )学习(xí )了解到很多(duō )东西。比如(rú )做那个节目(mù )的当天我就学习了解到,往往学历越高越笨得打结这个常识。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五月。老夏和人飙车不幸撞倒路人,结果是大家各躺医院两个月,而老夏介绍的四部跑车之中已经有三部只剩下车架,其中一部是一个家伙带着自(zì )己的女朋友(yǒu )从桥(qiáo )上下来,以(yǐ )超过一百九(jiǔ )十迈的速度(dù )撞上隔离带,比翼双飞,成为冤魂。 我在上海看见过一辆跑车,我围着这红色的车转很多圈,并且仔细观察。这个时候车主出现自豪中带着鄙夷地说:干什么哪? 不幸的是,开车的人发现了这辆摩托车的存在,一个急刹停在路上。那(nà )家伙大难不(bú )死,调头回来指(zhǐ )着司机骂:你他妈会不(bú )会开车啊。